剧本原着:晓禾.景得编剧群/小说改写:李旼
扫描/辨识/校对:jiamin

  “清兵进城了!清兵进城了!”

  烟尘蔽天,人马杂沓,北京城再度陷入一片混乱。



  多尔衮、罗克勤意兴风发的坐在高头大马上,率领清军井然有序的进入北京城。

  “怎么没见民众夹道欢迎?老百姓都到哪去了?”多尔衮望着北京冷清的街道,不解地问道。

  “别忘了,对他们来讲,咱们可是异族人啊。”罗克勤提醒着说:“几百年来,除元朝的忽必烈外,就属咱们大清国能进驻北京城,老百姓哪能不害怕啊!”

  “难道咱们满州人是洪水猛兽?”

  “看来还是那句老话:‘得城池易,得人心难’,要治理那么大的一个版图,光靠八旗兵是不够的。”罗克勤毕竟多了一点文墨,想得比较深层。

  “嗯,说的有理。”多尔衮点点头道:“汉人有的是能人才子,咱们进城后要广纳贤士、召募英才为大清效命。”

  “这一点我早想到了,要说人才,我倒是有个现成的。”

  罗克勤想到府里的教席周世显,他早想将这个人才推介给摄政王,大清国奠基伊始,百业待兴,仰仗他的地方很多,然而,罗克勤内心却有点舍不得。所谓知女莫若父,这三年来,婉君格格与周世显朝夕相处,女儿内心已对他产生情愫,口里虽然没有挑明,但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神态,逃得过老父的眼睛吗?

  罗克勤亲王为大局着想,终于还是将周世显推介给主掌国家大政的摄政王多尔衮。

  为了千万生灵免于涂炭,周世显提出了安邦定国的十件大事。

  “摄王爷如果依我十件事,则天下一统;如果不依,恐天下大乱,汉人抵死不从。”

  “哪十件事?”多尔衮自然急于知道。

  “这十件事,于满清无损,但汉人却看得比生命还重,此即所谓‘十从十不从’。如果您应允了,则可服天下,于民、于己皆无所损。”

  “快说说看,到底是哪十件事?”

  周世显见摄政王诚意甚浓,于是娓娓述说治国十略:

  “第一件是‘生从死不从’:譬如说,此辈的人如果投顺了,自然是清的子民,但已去世的父执辈,则仍属明朝人,若曾为先朝官吏,更不能追究往事,祸及子孙。”

  “第二件是‘阳从阴不从’:汉人最重视祖宗,摆设香烛、供奉先祖、祭典礼仪都要按明朝的旧历。”

  “第三件是‘官从隶不从’:服饰可改,官衔不改……其他如‘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林林总总,一共十大项。”

  “嗯,”多尔衮听罢,激赏地说道:“这的确是汉人重视的十件大事,与我朝无损,却可收揽天下民心。不反感,不作对,胜过刀斧、利刃,看来的确可以尝试。周先生,你这十件事提的好,我这就去奏明太后、皇上,容准后再领新法。”

  “周某愿为天下苍生感谢王爷英明。”

  其实周世显提出的定国十件大事,表面上是为清廷献策,实则为保存汉人章典制度,使原属外族的满清,逐渐与汉人同化,共同融于同一文化之中。

  由于周世显坚持不为官,更由于他为大清定下律令,有功于朝廷,多尔衮便封他个“殿前行走”,随他在宫中各处走动,一旦朝政上有所谘询,再宣他上殿,可以说对他是十分礼遇;周世显本人亦欣然同意,因为他可以回到昔日与长平公主相知、相惜、相对的地方……。

  这天,他信步走到后花园。

  景物依旧,人事全非,他抚摸着那株含樟古树,睹物思情,不禁悲从中来,望着树梢银盘似的月亮,他吟吟地念道:

  “合抱含樟倚凤楼,
  青葱长在敌高秋;
  双花双叶临风雨,
  也效鸳鸯不独留。

  “含樟木呀,含樟木,你可知长平公主此时身处何方吗……?”



  “双树含樟傍玉楼,
  连枝连理几经秋;
  他无倘遇弥天劫,
  可有坚贞共去留?”

  明月当空,长平公主伫立于窗前,皎洁的月光,使得她内心思潮起伏;想起残破的家园,想起自己凄凉的身世,想起那无时无刻不在心头浮现的人影──周世显……。

  她暗自神伤,她也暗自决定──



  第二天,长平到庵里找智慧师太。

  “怎么?你想下山?”

  智慧师太对长平公主的决定颇感讶异。

  “师太,自从闯贼入城之后,家园骤变,长平多次蒙难遇险,幸得师太舍命相救,并传授大雁神功,师太的大恩大德,长平铭记于心……只因……”长平嗫嚅地说道:

  “长平心中尚有数桩心事未了:一是帝后的遗体,沦落清廷手中,至今无法迁葬皇陵,入土为安;二是皇弟大太子流亡江南,我身为皇姊,未能在旁照应,深感不安。”

  智慧师太道:“你涉世未深,对江湖险恶又能了解多少?何况目前你正在勤练神功,若半途荒废,岂不……。”

  “师太已将神功精髓传授于我,路途上弟子会勤加练习,慧明心意已定,请师太成全。”

  “阿弥陀佛。”智慧念了一句法号,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公主如果执意下山,贫尼也不便阻止。只是路上艰辛,征途凶险,公主一人独行,贫尼如何放心得下?”

  “这个……。”

  立于一旁的李清华此时插口说道:

  “如蒙不弃,李某愿作护花人,沿路护送公主。”

  智慧师太不期然地和李清华对望一眼。

  “李某虽然不才,但自信不会给公主添麻烦,必要的时候多少也增加一双人手。”李清华继续说道。

  智慧师太沉吟了一下,转头对长平道:

  “公主,李大侠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如果公主答应,贫尼也算放心了。公主,你的意思……?”

  长平未置可否的对李清华笑笑:

  “多谢义士!”



  旭日东升,智慧师太陪着长平与李清华沿着山路而行。

  长平站定,回首与智慧师太告别:

  “恩师,敬请留步。”

  智慧师太长叹一声道:“千里挂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贫尼也就不多送了。”

  长平眼中嵌着泪水:“师太,请保重……。”

  智慧师太挥了挥手:“一路平安!”

  公主与李清华迎着晨曦登程,智慧师太站在山腰上,望着两人渐去渐远的身影,频频挥手……。



  荒废的村屋外,燃着一堆柴火,长平公主和李清华坐在火堆旁做炊。

  暮色苍茫,远方的天幕仍挂着灿烂如锦的晚霞。

  “真美,我从来没见过如此炫丽的景色。”

  望着五彩的霞光,长平公主慨叹地说。

  “只要你愿意,你天天都能见到这么美的黄昏。”李清华有意无意地说。

  “这些日子,我常常在想,”长平公主的眼睛一直注视着远方,“能够这样粗茶淡饭,无忧无虑地过一辈子该有多好,谁让我偏偏生在帝王之家,还要做一个落难的公主……。”

  李清华干咳了两声,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命运的好坏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

  长平不解的转过头:“你是说……。”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陪你远走天涯!”

  李清华说这话,似乎鼓起了无比的勇气。

  长平似懂非懂的看了看他:“人家都说,平生能得一知己,死而无憾,只是我现在旧恨未了,又添了新愁,即便到了天涯海角也不甘心,李大哥,你能理解吗?”

  “我……我明白。”

  “你明白?你明白什么?”

  “我明白你心中一直惦着周世显!”李清华没好气地冲口而出。

  长平怔了怔,定睛望着他。

  李清华亦觉自己情绪有些失控,急忙将话题岔开:

  “哎呀,兔肉都烤焦了,快点来吃吧,唉!这时候有壶烧刀子该有多好……。”



  更深露重,周世显辗转难眠,又再度来到后花园。

  思念重重,月圆当空,站在含樟古树下.周世显不由地吟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什么诗,这么伤感?”

  突然背后传来一句女子的声音,周世显吓了一跳,转过身去。

  只见婉君格格踏着月华,朝他走了过来。

  “你又在思念你的长平公主了,是吧?”

  周世显一听,心头大惊。他从来没对人提过长平公主的事,婉君格格不知如何得知。他不由得提高了警觉:

  “格格在说什么,在下不懂。”

  “用不着跟我打哈哈了。”格格说道:

  “这么久了,你的心事难道我还察觉不出来吗?你是前朝驸马,李自成屠城之日,你跟长平公主被乱军冲散,至今你对她仍魂牵梦萦,眷念难忘。你每次来这含樟古树前,是在追忆往日情景,对不对?”

  “……”

  周世显默不作声,他的底细已被格格摸得一清二楚,他须小心应对,以免牵连长平公主,毕竟清廷对前朝皇室遗眷仍有着芥蒂。

  “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想不到咱们这位大情痴,较吴三桂有过之而无不及。”

  被格格一阵取笑,周世显顿时涨红了脸。

  “难怪我阿玛要你留在亲王府,你不肯;摄政王要封你官做,你也不答应。原来你根本不愿为大清朝做事,一心一意只想往外跑,俟机出宫寻找你的公主……。”

  “胡说,长平公主已经不在人世了,城破之日,她已经随着后宫家眷一起殉国了。”世显急急辩道。

  “长平公主如今是生是死,还难作定论,就算她尚在人间,茫茫人海,你又何处寻觅芳踪……?如今我才明白,你为什么常常回避我,原来你对长平公主依然一片痴心,怪只怪我自己,自找烦恼,自作多……。”

  格格倏地停口,把“情”字忍住不说,但两行热泪,已经顺着眼角流下。

  周世显一时为之语塞,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她何尝不了解格格对他的一番情意,然而,他的心思已被长平占满,无法再容纳另一个影子……。

  “我虽然忌妒她,却并不恨她;我虽然恼你,却又更加钦佩你。”格格含着泪,继续说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大概就是你跟长平公主的这种感情吧。如果你是一个朝秦暮楚的人,我早把你视如敝屣,可是,就因为你不是……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

  周世显闻之十分动容,自己何德何能,竟让两个女人为自己投注爱慕之情。



  “天地之大,你到何时才能找到公主?”格格接着道:“倒不如说明儿个起,我陪你到京城四处走动,或是由我阿玛替你发告天下,就说你在勤王府当差,让长平公主主动来找你,这办法你觉得可好?”

  周世显为之语塞,格格的好意他不忍拂逆,实在说,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长平若还在人间,一定会找上门来的。



  旅途劳顿,加上身子原本就不结实,长平公主终于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镇日发高热。

  生火煎药,嘘寒问暖……李清华从旁照顾,体贴而细腻……。

  灶火不旺,李清华一个大男人,以前哪干过这等炊事,一会儿摇扇,一会儿用口吹火,不仅满室都是灰烟,自己脸上亦布满尘垢。长平一旁观看,不觉莞薾,轻咳了几声。

  李清华立即取下滚烫的汤药,小心翼翼端到长平面前:

  “良药苦口,公主就忍着点喝下去,身子才会早些硬朗。”

  说完,李清华手持汤匙,以匙就口,一勺一勺慢慢将汤药送入长平口中。

  汤药入腹,再经一番调息,公主精神已大为恢复。望着正在准备菜肴的李清华背影,长平内心真是五味杂陈,不由轻叹了口气。

  李清华警觉地转过身子,望着长平那青瘦的面庞,怜惜地问道:

  “公主是不是还有哪儿不舒服?容在下再帮公主注入些真气。”

  “不用了,谢谢你。”长平摇摇头道:“调养一下就会好的。”

  “公主身子骨如此瘦弱,哪经得起长途跋涉,我看京城不必去了,明儿个我们改变方向,我陪你到南方寻找大太子去。”

  “不,”长平脸上露出坚毅的神态,“无论如何我要赶回京师一趟,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咳、咳、咳……。”

  “你……你就对他如此痴情,你可知……。”

  李清华激动之下几乎说溜了嘴,赶忙住口。

  “知道什么,干嘛吞吞吐吐的?”长平冰雪聪明,当然明白李清华话中有蹊跷。

  “我看你对周世显死了心吧,他太辜负公主对他的一片痴情了。”

  长平听了,心头一震道:

  “怎么回事?你到底知道了些什么?你给我把话说清楚!”

  李清华见长平如此急躁,内心更不好受,于是没好气地说:

  “本来不想告诉你,怕你误会我挑拨离间,既然你想知道,索性就告诉你吧!”

  “昨天我到县城去为你买药,看到张贴的公文告示,全部由王府具名。你道制定法规条文的是谁?就是周世显啊!我原本还不相信,以为是同名同姓,经过我多方打听,才确定果真是前朝的驸马爷,也就是你的夫婿;他现在已委身清廷,为大清国出谋献策。”李清华一口气说完。

  长平脸上的表情错综复杂,嘴唇微微嚅动,眼睛闪烁着亮光,半晌之后,方喃喃地说:

  “周世显没有死……。周世显还活在世上……。”

  “是啊,他是没有死!”李清华气急败坏地说:

  “可是他早已将公主忘记,你知道吗?现在外面纷纷传言,前朝驸马目前正住在亲王府家中,跟罗克勤亲王的格格过从甚密,二人双出双进,俨然情侣,你自己瞧瞧,周世显这种人值得你爱吗?追求你,又追求满清格格,摆明的就是攀龙附凤……。”

  长平一双眼睛定定地注视着李清华:“我不信,周世显不是这样的人,你有亲眼目睹吗?”

  “市井之中都在这么传着。”

  “我不相信,我一定要亲自查个清楚。明儿个我就进城,到皇宫内苑探个究竟。”

  刻骨的相思,长久的等待,如今终于盼到夫君的消息,长平公主内心不胜欷歔……。

~第三章完~

最佳流览器 / 解析度:IE 5.5+ / 800*600.网站管理员:jiamin / 文案:老莫. Copyright ©2003-2011 YehT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