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按下周世显和穆把总两路人马一前一后、日夜兼程不表,且说罗克勤王爷得皇太后召见,于慈宁宫内议事。
“回禀皇太后,摄政王爷的事,微臣已经 |
安置好了!”罗克勤垂手道。
皇太后眉头轻轻一挑,问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知错了!”罗克勤回道。
皇太后冷哼一声道:“这全怪他自己!他事事独断专行,终于触怒了皇上!”看来,皇太后对多尔衮也是积怨颇深。
迟疑了片刻,罗克勤小心请示道:“启禀皇太后,摄政王爷还是希望能够回朝,帮助皇上理朝政啊!”
斜睨了他一眼,皇太后冷冷道:“那就不用了!我已经请示皇上,将西苑的夏宫赐给他,你就让他在那儿安享天年吧!” |
“是,臣遵旨!”罗克勤应道。虽对多尔衮并无好感,但皇太后的这番话仍让他心中泛起阵阵凉意。兔死狐悲,焉知自己的结局是否也如多尔衮一般凄凉呢?然他深知此刻并不容他胡思乱想,忙稳了稳心神,变转话锋道:“微臣还有事情要启奏!”得到皇太后的默许,他方开言道:“启奏皇太后,这‘四十二章经’乃是我大清的 |
|
传世之宝,如今被长平公主夺走,微臣感到实在是颜面无光。希望这一次周世显早日追上长平公主,讨回‘四十二章经’,也希望周世显能劝服长平公主,归顺我大清朝,那更是我们大清朝之福啊!” |
|
|
|
见罗克勤提及被盗走的“四十二章经”,皇太后面露不悦之色,听他说完方勉强附和道:“王爷所言甚是,但愿如此!”随即她微一蹙眉,转换话题道:“但是……咱家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
罗克勤眉头轻挑,小心探询道:“请皇太后明示!”
“就是婉儿的事嘛!”皇太后显得急不可待。
罗克勤万没想到此事会与自己的女儿有关,大惊之下忙问:“啊?婉儿怎么啦?”
皇太后不由嗔道:“你这个做阿玛的难道还看不出来吗?依我看,婉儿喜欢的是周世显,我怕只怕,万一长平公主答应回朝,那婉儿的心……”她没有继续往下讲,但话里的意思已是再清楚不过。
原来是为了这个!罗克勤暗松一口气,苦笑道:“是,周世显确实是才德兼备,称得上是上好的佳婿!只可惜……只可惜婉儿没这个福分。不过皇太后,您可以放心,婉儿是一个很识大体的女孩!”
“嗯!”皇太后点头称是,微笑中带着夸赞的意味。
君臣二人正聊着,一名太监进来禀报:“启禀皇太后,周世显周公子在殿外求见!”
皇太后不由喜道:“来的是时候,快请!”见周世显回来得这般及时,罗克勤也是喜不自禁。 |
|
|
|
不消片刻,周世显迈步而入,见罗克勤也在,忙屈身施礼道:“周世显拜见皇太后、勤王爷!”
一番君臣礼数之后,皇太后见周世显是只身前来,遂问道:“周世显,就你一个人吗?”
“是!”周世显颔首应道。
见事情有些出乎意料,皇太后蹙眉忙问:“那李公公呢?”
“李公公还在断肠崖,与长平公主在一起。”周世显不慌不忙答道。
皇太后闻言大喜:“你是说,你见到了长平公主了?”见周世显点头称是,她又急不可待地问道:“那‘四十二章经’怎么样?那她还朝之事又怎么样?”
周世显抱腕当胸,一字一句回禀道:“启禀太后,两者均如太后所愿!” |
皇太后长出一口气,喜不自禁道:“那真是太好了!”
一旁为周世显暗暗捏汗的罗克勤此时也如释重负,无比欢欣地随声附和道:“双喜临门,双喜临门呀!”
皇太后自是更加欢喜,向周世显催促道:“你赶紧去迎公主还朝啊!”
周世显不慌不忙拱手道:“启禀太后,公 |
|
|
|
|
主答应还朝,但附有一个条件。”前面俱是铺垫,此刻才进入正题。
皇太后闻言,微微有些不悦,敛起笑容问道:“什么条件?”
“公主不求锦衣美食,不求荣华富贵,但求皇太后能以君王之礼,准许崇祯帝、后下葬于明陵!”周世显如实回奏。
一句话激起了皇太后的怒气:“什么?准许崇祯帝、后下葬明陵?还要待以君王之礼?这……这太过分了!”她沉下脸,大殿内的气氛立刻凝滞起来,一旁的罗克勤亦觉浑身的不自在。 |
周世显仍是镇定自若,未见一丝慌乱:“太后,既然你答应让公主还朝,待以公主之礼,那么待崇祯以君王之礼又有何妨呢?既然大清朝立志以民为本, |
|
|
以仁政治天下,又何必拘泥于区区礼节呢?公主乃帝女花,有此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合情合理。只要公主归顺大清,天下百姓必然会习而效之,大清朝越显其宽宏大量,越得民心;此举犹胜千军万马,请太后明鉴!”
一番分析入情入理,而其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更是切中要害,深得皇太后之心。她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最后颔首应允道:“好吧,咱家就答应她!”
周世显大喜,忙屈身拜谢道:“谢太后!”
皇太后正色道:“周世显,你先跟勤王爷回去安排一下,等咱家奏明皇上,安排迎公主入城,公主人马到十里长亭之时,候旨入城!” |
|
|
|
话分两头。却说穆把总一路跟踪周世显进京,这日先行至摄政王府向多尔衮回报办差情况。
“末将拜见王爷!”未来得及掸去风尘,穆把总倒身便拜。
多尔衮示意让他平身,问道:“你回来了?‘四十二章经’怎么样?”
“‘四十二章经’本来可以到手的,可是……”穆把总紧蹙眉头支吾道。
“可是怎么样?”多尔衮追问道。
穆把总只得如实回禀:“长平公主被末将围困在断肠崖上,末将正想派人前去夺回章经,可是没想到,李公公陪着周世显来了,说是奉了皇太后旨意,令末将不能为难她,并且要以公主之礼相待。末将无奈,只好回来禀报王爷,请王爷定夺!”
多尔衮闻听此言,不由火往上撞,怒道:“真是荒天下之大谬!偷盗国宝者,不但不予入罪,反而以礼相待,这简直是被打仗吓破了胆!连区区一个前朝公主都害怕至此,真是丢尽了祖宗的颜面!”说罢,他又气冲冲问道:“那周世显是谁派去的?我怎么不知道?”
穆把总吃惊不小:“怎么?王爷,这件事情你也不知道啊?” |
|
眼下皇上、太后有意冷落、孤立自己,多尔衮对此是心知肚明,但为免在部下面前下不来台,他忙暗压心头火,掉转话锋问道:“暂且不论这件事。我问你,长平公主现在在哪儿?”
穆把总据实回禀:“长平公主现在在断肠崖上,李公公陪着她,正等着周世显回去呢。”
“那周世显人呢?”多尔衮忙追问道。
穆把总很有把握地答道:“我想他这会儿一定上京面圣去了。”
多尔衮不由心中暗喜,详加询问道:“天助我也!我问你,那李公公的身旁有多少人?
穆把总答道:“有十几个吧。”
“那你呢?”多尔衮又问。
穆把总胸有成竹道:“足够对付他们的!” |
|
“你到我这儿来,有没有人知道?”多尔衮想把计划进行得万无一失。
“没有人知道!”穆把总斩钉截铁答道。
“好!他们既然一心想把我蒙在鼓里,我就在暗中做出戏给他们瞧瞧!”多尔衮忿忿然道。
穆把总揣摩不透多尔衮的这句话,探询道:“王爷,您的意思是……” |
多尔衮耳提面命道:“你马上回去,一到就动手,最好把长平公主跟李公公一并给杀了,再把‘四十二章经’抢到手。事后有人问起,你就说长平公主 |
|
|
杀了李公公,想挟经潜逃,被你发现,明白吗?”栽赃嫁祸,一石二鸟,此计甚是歹毒!
穆把总领会其意,不由喜上眉梢,高声应道:“王爷高见!末将明白!”
“事不宜迟,快去!”多尔衮吩咐道。
“是!”穆把总领命离开,却被多尔衮叫住,忙止步转身道:“王爷!”
多尔衮走到他近前,嘱咐道:“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事成之后,重重有赏!若是不成的话……你自己看着办吧!”
穆把总深晓其意,忙肃然正色道:“末将绝不会辜负王爷的重托!不成功便成仁!不杀长平,末将绝不活着回来!” |
|
断肠崖上,月明星稀。长平和李公公坐在帐外的篝火旁闲聊。
“李公公,有劳你了!”长平拱手谢道。
李公公赶忙客气道:“哪里!公主,这是太后、皇上的美意,要奴才来迎接公主返回京城!”
“谢谢!”长平再致谢意。
“还好这一路上一切进行得还满顺利的,奴才也不负圣意了!”李公公为事情进展顺利而庆幸,却万没想到,此刻穆把总一行人藉着夜色的掩映,正急速向他们赶过来。
“公主是否要早些安歇了?”李公公言还未尽,忽见眼前猛然窜出十几条黑影,各持明晃晃的兵刃,将他们团团围住。
“抓起来!把人拿下!”穆把总高声喝道。 |
|
|
|
|
“是!”数把钢刀齐齐向长平和李公公砍来。李公公见势不好,慌忙起身闪退到一旁。长平毫无惧色,侧身避开利刃锋芒,双腿轮扫,化解其凶狠来势,继而腾身立起,凌空分蹬,轻如燕雀般纵身跃出丈外。李公公手下兵勇此刻亦冲上前来护主解围,双方人马战在一处,喊杀震天,刀枪争鸣,鲜血四溅,好一阵残酷厮杀!战团中央的长平双臂齐摇,呼呼挂风,一袭白衣上下翻飞,左右盘旋,在火光映照下煞是分明。几个前来突袭的清兵见无机可乘,遂举刀直奔无人保护的李公公而去。长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李公公处境危险,忙奋力撇开一直纠缠的穆把总,几个纵步飞身赶过去,腾身跃起,双腿凌空虚渡,以力借力,将几个偷袭者齐齐踢翻在地。长平落地无声,气不长出,亮出“白鹤振翅”之姿以候来敌。穆把总一干人等迅速集结,却见长平摆出这样的架势,不由心生畏惧,迟迟不敢冲上前去。 |
|
|
|
“你让开!”长平向身旁的李公公吩咐一声,收招换势,气聚丹田,功行双臂,施展出生平绝学——大雁神功。一股排山倒海之气冲破任督二脉,向穆把总等人汹涌席卷而来。穆把总暗道一声不好,急忙高声招呼手下:“快走!”可哪里还来得及?霎时间,真气所及之处,巨石崩裂,树倒枝残,火光冲天,敌兵尽皆爆散,连痛苦都感觉不到即已往登极乐,从 |
|
|
这悲哀的世界中解脱。
四周终于寂静如初。望了一眼满地的伏尸,长平深吸一口气,向着李公公道:“咱们走!” |
|
|
|
翌日清晨,周世显一行几人赶至断肠崖。行至溪边,远远望见前方烽烟未尽、尸横遍野,他不由大吃一惊,赶紧加快脚步。及至近前,见过李公公,他走到长平身旁,望着眼前触目惊心的景象,忧心忡忡问道:“公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公公接言道:“是穆把总那个兔崽子想杀死我和公主,再夺走‘四十二章经’。幸好公主武功高强,要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提起昨晚的所遭所遇,他仍是心有余悸。
周世显闻言大惊,思忖片刻道:“此事事出蹊跷,内里必定有因。” |
|
|
|
李公公点头称是:“可惜穆把总已经自尽了,死无对证。对了,周公子,你可见得太后?”
“见到了!”周世显应道。
“那太后怎么说?”李公公又问。
周世显望了望长平,欣喜道:“太后一心期待公主还朝,所以对公主所提要求一口就答应了。”
李公公闻言也是满面笑意:“那真是太好了!公主,但愿从今以后,苦尽甘来,幸福美满!”
长平长舒一口气,无比欢欣含笑谢道:“谢谢李公公的美意!”
李公公客气道:“哪里,那就请公主动身返回京城吧!公主请!”说罢,众人转身离开断肠崖。 |
才刚前行了数步,就远远望见袁宝伦带领数十清兵朝他们走过来,众人皆大感意外。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周世显高声喝道: |
|
|
|
“袁宝伦!”
“没想到是吗?”袁宝伦冷冷道。
“你来干什么?”周世显怒道。
袁宝伦却不理会他,向着长平不怀好意道:“长平公主,你终于回来了?”
李公公见状忙插言道:“嘉俞侯,我们奉太后、皇上之命远迎长平公主还朝,如今就要进城 |
谒见皇上,你所为何来?”
袁宝伦冷哼一声道:“我也是奉旨而来的!”
周世显怒不可恕道:“你有什么事?奉什么旨?”
“我奉的是摄政王的命令!令长平公主换上清服,打起降旗,一里一拜拜进午门!”袁宝伦趾高气昂道。
“什么?!”周世显不敢置信。
“难道我没有说清楚吗?长平公主换上清服,打起降旗,一里一拜直到紫禁城!”袁宝伦又重复了一遍。每一字出口,他便有一丝复仇成功的快感。
这句话终于激怒长平,她厉声质问道:“你传的是谁的令?”
袁宝伦显然有恃无恐,高声喝道:“堂堂皇叔、摄政王多尔衮的命令。你们照令行事吧!”
众人闻言,不由大吃一惊。双方一时僵持不下…… |
|
|
|
鼓乐喧天,一队人马沿着乾清门浩浩荡荡行来。观其气派,非比寻常,前有鸣锣开道,后有精兵护卫,两乘金顶大轿前后行于队伍当中。听闻长平公主还朝,整个北京城立刻轰动起来,老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争睹长平公主的绝世风采。大街上人头攒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纷纷。
只听其中一个问道:“你说这轿上坐的真的是长平公主吗?”
另一个伸长脖子道:“还会假吗?”
“不是说九难神尼就是长平公主,长平公主就是九难神尼吗?”问话之人似乎格外好奇。
“这……哎呀,管他的,反正轿上肯定坐的就是长平公主啦!”答话之人也弄不清个所以然来,扬首张望着含糊其词道。
“堂堂的明朝公主都归顺清廷了,天下就没有战争了嘛!”问话之人不由感慨大发。
“可好了,从此以后天下太平,黎民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了!”答话之人亦是欢欣无比。
围观百姓闻听此言,皆有同感,纷纷点头称是。而此刻轿中的二人却 |
|
|
是各怀心事,喜忧参半。十载飘零一朝还,今日再度踏入那旧时宫阙,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呢? |
|
|
|
乾清宫中,顺治帝端坐龙椅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启禀皇上,长平公主和周世显殿外觐见!”报事太监高声奏道。
回首征得太后许可,顺治开言道:“宣他们上殿!”
“喳!”太监领命退下。不消片刻,长平和周世显迈步进入殿中,引得不少官员侧目。
周世显屈身叩拜:“周世显叩见皇上、皇太后!”
长平只微微欠身施礼道:“明朝公主长平,向大清皇帝、皇太后请安!” |
此举引得一旁的多尔衮颇为不满,倨傲开言道:“长平公主,上面坐的是我们大清朝的皇上、皇太后,为何不下跪?”
长平望了他一眼,淡然一笑道:“长平身为明朝的公主,一生之中,只向明朝的帝后下跪。” |
|
“你别忘了,这已经不是当年的永和殿了!”多尔衮面沉似水,指着大殿“提醒”道。
“我知道!我没有忘记!”长平强抑心中的伤痛,仍旧微笑着一字一句回应道。 |
顺治命周世显起身,继而对长平言道:“长平公主,你不下跪,朕不怪你!纵使你人下跪而心不服,倒不如不跪。”小小年纪,宽宏豁达之心已可见一 |
|
|
斑。他忽又话锋一转,问道:“不过公主,我倒想问你,太子平定王来朝之时,面带愁容、泪痕,为什么公主你入朝反而笑容依然,没有一点悲伤呢?”
长平微笑道:“皇上,在我未回朝之前,我曾与周世显几次相约。我说过,如果不能安葬我的父皇、母后于皇陵,从此仍再囚杀我明朝之臣民,长平此生永不回朝!听驸马周世显与李公公代传口谕,说皇上、皇太后已经答应,长平心里面感激不尽!”她的面色凝重,语气时而舒缓时而激昂,铿锵的字句在鸦雀无声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有震慑力,格外深入人心。言及此,她环顾群臣继续道:“想今日,在朝的群臣之中,很多都是我朝的旧臣,总在三百以上。他们都望着我,如果他们看到我笑的话,他们对皇上您,一定是心悦诚服;可是,要是他们看见我哭的话,就会对皇上您心怀怨怼。长平一生善解人意,又怎能不以笑脸入朝呢?”物 |
|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伤痛在心中翻涌,但终于没有溢出;泪水在眼眶徘徊,但终于没有落下。她最终回应顺治、回应清廷的,是动人心魄的一笑。
顺治不由心悦诚服道:“长平公主真不愧聪明绝顶,今天朕领教了!” |
|
|
长平含笑不语,而后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多尔衮,上前几步开言道:“站在金殿之前那位重臣,想必就是多尔衮摄政王爷了吧!” |
多尔衮斜瞟了长平一眼,沉着脸,并不答话。
长平毫不介怀,继续言道:“刚才在城外十里长亭,摄政王爷特遣嘉俞侯袁宝伦,手持青龙宝剑阻拦我入城。不知道这是摄政王爷的旨令呢,还是皇上、皇太后的圣命呢?”
“有这种事?”顺治有些难以置信。 |
“他要我换上清服,打起降旗,一里一拜,一直拜进皇城。”提及这莫大的羞辱,长平眼泛泪光。
“哦?有这种事吗?摄政王爷?”顺治的语气里带着些微怒意。
“回皇上,没有!”多尔衮矢口否认。 |
|
“李公公和大总管也亲眼得见!”双目怒向多尔衮,长平欲来个“当面对质”。
气氛突然变得紧张异常,久未开言的皇太后及时打破僵局:“后来我们不是又下了一道圣旨吗?”
“所以我才站在这里。如果要让我照摄政王爷的旨令去做,长平宁死不从!希望皇上、皇太后信守诺言,那么长平也绝不会出尔反尔!”长平肃然应道,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
|
“迎你还朝,待以大礼,将崇祯帝后葬入皇陵,朕说到做到!请问,是否只此两件事?”表明态度后,顺治应声问道。
“是!就这两件!”长平斩钉截铁答道。
顺治微笑道:“公主请放心!君无戏言!我大清朝一心要取信于天下,又何必欺骗于公主你一人?” |
“长平但信不疑!”长平亦用微笑回应,言词简单而有力。
见协议已然达成,皇太后遂开言道:“公主,现在该轮到咱家向你要回‘四十二章经’了吧?” |
|
|
|
哪知长平却坦然相告:“太后,‘四十二章经’并不在我身边。”
闻听此言,皇太后顿时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勃然大怒道:“你!”
周世显见状,赶紧拱手解释道:“皇太后请息怒!公主这么做是另有苦衷!”
皇太后轻哼一声,似余怒未消:“说吧!”
“在我回朝之前,曾与李公公在断肠崖停留过,由周世显先回京面圣,不料其间,穆把总竟然置太后手谕于不顾,想杀死李公公跟我,夺取‘四十二章经’。”长平将事情原委一一道来。
皇太后唤过李公公,问道:“确有此事吗?”
李公公赶紧施礼回道:“回禀皇太后,确有此事!奴才可以作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