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周世显其美德及人格魅力》(叶来香)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水西)
 
《爱在国破家亡时─乱世不了情》
作者:老莫 / 2003
  “犹恨逢乱世,偏为帝女花。”生在皇家,叹多少人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然亡国在即,烽火战乱,此时,身在皇家,便注定了她(他)一生的悲哀,一生的无奈,一生的耻辱!
●周世显与长平公主

  周世显是官宦子弟中的佼佼者,不仅才高八斗,更是貌比潘安,上天本来很眷顾他,让他生在显赫豪门,不用像贫家子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俊逸出色却为斗米折腰;但,当他正值壮年,意气风发之时,上天对他却又何其残忍。

  被列为当朝驸马人选之一,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如果没见到身为镇远大将军的义兄受奸臣诬陷而饱经折磨,边关屡屡告急而朝廷犹自笙歌漫舞,相信他也会像那些获得此荣誉的王孙公侯们一样,很乐意参与这场竞争的。他虽只一介文弱,但有满腔男儿热血;此刻他要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报效国家,护守疆土!

  带着几分得见皇帝的侥幸,他还是在父亲的安排下踏进了深宫。从幕帷内传出的声音清脆悦耳,淡淡地,暖暖地,似春风拂面,却拂不去他心中难平奇冤、难诉国危的焦虑;又似秋意沁脾,却掩不住他满怀对奸佞当道、祸乱朝纲的忿恨!

  长平本也是幸运的,上天毫不吝啬赐与她过人的聪慧与绝美的容颜,使她在皇家过多的王子公主中独得偏爱,而遍阅当朝豪士俊杰,选出人中之龙得伴终生的自由更不是每个公主都能得到的恩赐。对周世显的大名,长平是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更觉所言非虚。他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她起了挑衅之意,而她傲慢无礼的问话也将他心中原有的怨火激得更熊,这也正是长平想看到的,她欣赏他的傲气!于是,揭开幕帷,翩翩步下台阶,她已选中了她的驸马;四目相对时,明眉秋眸,一池春水竟瞬间洗净他满腹的怨忿,一切就这么简单,两人一见钟情!

  上苍可能觉得两人的姻缘太过平顺,至少对长平是如此。她本来只是欢欢喜喜选个知心人付托终身,欢欢喜喜等做新嫁娘,欢欢喜喜期盼着与周世显美好的未来,虽然她的忧国忧民之心不让须眉,但待嫁的一刻,她心中的确是充满着殷切的期待与无尽的喜悦。周世显却是不安的,他也有满肚子的欢喜,但始终感到不安,有丝焦虑,有丝轻愁。含樟树下,紧握住长平柔软的双手,许下永不分离的誓言时,他的焦愁奇异地消失了,只有如潮似浪般的情意对她倾吐。而几度回首,望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时,那本已消逝的感觉又向大山般压向心头,更沉,更重!现实是残酷的,暴风雨来得如此急切,就在那一瞬间,国亡了,家没了,人散了……

  这段情的开始是美好的,幸运的,毕竟在那强烈的社会束缚下能得到一点自由,得到一份真爱是非常不易的,奈何身处乱世成为两人最大的不幸!分离的日子总是刻骨的相思与漫长的等待,而那相聚却又如此短暂。长平终究是个女人,面对周世显的离开,她那显赫的公主身份没带给她半点不同,此刻她与世间所有陷在爱河中的女人一样,需要的只是情郎的呵护与疼惜。一切噩耗都来得太急太快,让长平失去了辨别的能力,不然她应该赞叹周世显的重诺守义,该看见他的无奈不舍,但她看到的只是他的绝情离去。

  旁人的摆弄,阴差阳错的事实,两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周世显并不知道这点,他对长平的爱始终如一,就如他当初许下的誓言;而得知他蒙受牢狱之灾,重重误会下,她依然毫不犹豫以身犯险,深入虎穴,为的也是对他的爱,只是这爱中,已经有了杂质,她爱他,却不信任他!终于,再次相聚后,长平亲口吐出对他的质疑时,周世显愣了;她眼泛凶光,准备随时举起手中的利刃时,周世显傻了;误会已何时变得如此深沉?!他只能解释,只能坚定地回答她每一句质问,而望入他明亮清澈的双眼时,长平也茫然了,究竟谁对?谁错?或许长平自己也没意识到,经过十年的沧桑变化,她对所有人都有了一份警惕之心,哪怕面对的是她所爱的人。周世显的解释只让她平息心中的怨气,婉君格格的诉说只让她释去了常压心中的疑惑,只让她相信自己果然没爱错人,却都没能使她真正了解周世显,真正懂得他对她的爱。

  执意求死,黄泉独行,决不累及驸马,长平的本意是好的,她只愿他活,却没去想到周世显十载相思期盼一朝全付诸东流,将情何以堪!时代不同,政局不同,人生因各人的际遇而更不同。长平誓为帝女花,不屑宫墙柳,本死得大义,却在临死方对周世显真正敞开心扉,以心易心,实在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殉情含樟,泉台合葬,乱世中的姻缘早知无好结果,既已相许,又何妨爱得坦诚,爱得洒脱!

  这正是:红尘本多苦,众生惹痴情,欢笑离别泪,倚梦化烟云!

●周世显与婉君格格

  如果要说周世显在这血肉横飞的乱世中最幸运的一件事是什么?那就是遇到了婉君格格。大草原上成长的姑娘似乎总比中原女儿多了几分豪迈大度,这点特质在贵为王府千金的婉君身上更为显著。婉君好学,所以对才高八斗的周世显钦佩不

已;婉君重情,所以对周世显的“归心似箭”同情万分;而周世显那一身的浩然正气,铮铮傲骨更让她欣赏动容。终于,在周世显不吃不喝、连夜奉还金批令箭时,婉君深坠情网,不可自拔了。

  在了解周世显真实身份后,婉君是痛苦矛盾的,但并未完全放弃,他的国家已经覆灭,他这驸马是名存实亡,婉君也清楚这点。这时,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真正了解周世显,只有他自己最明白,他永远是驸马,是长平公主的驸马!即便深知国是因腐败而该亡,异族将以贤政而昌盛,他还是长平的驸马,丝毫没有改变!婉君始终了解他,懂得他,她对他的爱也因了解而更加真诚。见到长平对他的不信任,婉君是愤愤不平,她一字字向长平诉说着周世显的好,周世显的情;她是那样维护着他,急切地似乎忘记眼前的女人是她的情敌。周世显并不知道其实是格格的一番话才使自己真正得到长平的信任,挽回那份久违的爱,他也不明白格格是以怎样一种心情将他送回长平的身边;但,即使他知道、明白,也只能漠视,当作毫不知情,就如他对她说的话:“世间有一种情,是永远转变不成爱情的。”她还有美好的未来,所以他一定要狠心,不能让这虚幻的男女之情误了她一生,不能让她对他还存有一丝一毫的眷恋。周世显的苦心,婉君深深明白,将悲痛埋藏心中,她真心祝福他与长平。

  但上苍却剥夺婉君、在她永远失去他的同时看到他幸福的期望。眼见他一步步走向死亡,她无能为力,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她明知不该,却只能放手;她是他的红颜知己,她是最了解他的人,成全他的爱,也是她唯一的选择!

  道是:落花虽有意,流水叹无情,十载相思梦,一朝诉离魂!


●长平公主与李清华

  乱世出英雄,此话半点不假,身为义军将领的李清华虽与英雄还有点距离,但也是耿直率性的好汉一条。李清华也算是长平的仇人,因为他是攻入京城的先锋,毁她家园的乱臣贼子,长平对他是恨之入骨,他对长平却是一见钟情!

  领兵搜寻“余孽”的那晚,一眼见到面容苍白的长平,李清华似乎看出点什么,她难掩的高贵与绝美让他有所感觉她身份的不一般,也更让他心动心悸。两人其实是很有缘的,在第一次的匆忙一会后,李清华总能在长平最需要帮助时出现在她身边。他竭力的守护让长平感激不已,所以在识破他原来的身份、一番聚散后,她还是原谅了他,允许他成为她的朋友。

  李清华对长平的爱真挚又热烈,他不在乎她心有所系,他只要能永远保护她,永远陪伴她就足够了。他曾离开过一次,却因她的孤苦无助夺去他更多的心痛怜惜,于是,他对自己发誓,永远不再离开她!

  长平很清楚他的心,感受到他的关爱,但她无力回报,她时时刻刻想着的始终是那“忘情负义”的周世显。其实即使没有周世显,她也依然很难回报他的爱,毕竟两人的悬殊太大。这不是贫富的差距,不是身份的高低,而是心灵的感应,情感的沟通;就如她第一眼看到周世显,周世显第一眼看到她一样。

  梦始终都会醒,李清华的梦也在长平怀中灰飞烟灭。他好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好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她;他违背了自己许下的誓言,即使是死在她怀中,看到她为他而流的泪水,他还是死难瞑目。对李清华的死亡,长平是无比悲恸的,毕竟在她最艰辛的日子里,保护她、陪伴她的人一直都是他,他的深情她却从来没有一丝的回报,如今,她只能用泪水与呼唤当作对他的一点点补偿!

  只叹:襄王惜春梦,神女无凡心,自惹多情苦,孽债付平生!


《论周世显》
此篇文章为2004年本站举办之“乱世不了情.征文比赛”第一名
作者:雨夜默行
  明朝灭亡之时,周世显身为前朝旧臣、皇室驸马,理应殉国追随先帝,以示效忠大明,未这样做并非贪生怕死,而是正当江山易帜、社稷动荡,百姓处于担惊受怕、饥饿困顿之时,他要为民而活。

  满清初入关登宫殿掌朝权,在少数汉人心中满清为异族蛮夷之邦,南方的反清势力乃明室血脉,师出有名,但在世显判断实不可行,若百姓

深受明朝恩泽感念不忘,则胜负之数,成败之势,或未易量,可逃难时所见闻之百姓心声及战争带来之满目疮痍、哀鸿遍野深烙其心,百姓并无他求,亦不知何谓“正统血脉”?何谓“乱臣逆贼”?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谁有本事、谁能带给百姓安定则民心附之;太祖皇帝起于民间,亦非世袭而建大明,历任数百年,由此而扶正血统。明朝之所以亡,实因未掌握其民心向背;南方史可法大军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再战势使山河倒、朝纲乱。满清入关影响除朝代更替外,更为制度章规之改变,两族文化差异悬殊,民安所措其手足?唯恐误触法引来杀身之祸,“十从十不从”之献策乃假清廷之手泽汉人,实为汉规治汉甚而汉人同化满人,古有明训:“忠臣不事二君。”世显幼受庭训必深知此理,熟读经书却不为传统封建所囿,身处乱世却不为世俗眼光所惧,审势而行,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且其身份特殊不曾或忘,在太后面前谦称己为“晚生”而非“臣”,何来投靠清廷之说?传言不攻自破。袁宝伦历任三朝却无建树,尽行阿谀奉承、陷害诬告之能事,从未为国出谋擘画,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二人之为人处世,不言可喻;然世不察,仅以双目所见、双耳所闻为准,窃怪罪其行径,谩骂唾弃加诸于世显身上,即便如此,其心自始未动摇。

  含樟合抱,十年分离,一个个月圆之夜的期待落空,一次次误传死讯的椎心冲击,在听闻袁宝伦抓到已殉国公主游街时,奋不顾身欲闯入望其一眼,那份胆识那份执着,那宣泄不止的泪水,痴心不忍侧耳闻。这么多年无论受到多少质疑与羞辱,世显都忍了下来,他为的是等一个人,为了那句生死不分的誓言;婉君格格的爱慕之意他岂不知,但每言及于此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忍伤害格格而未说破,可世显的态度表明了一切;量制新装时心不在焉敷衍应付,最后甘冒奇险逃婚,若其心存二念,何以身陷于此?非长平不娶专情执着,此为痴情;言出必行功在社稷,此为重义;谦恭有礼才华洋溢,此为温文儒雅;在浑沌乱世中骤然变故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慌,未因此影响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谋定而后动,虽千万人吾往矣,恩德风范披于民甚深。

  长平公主还朝后,十年的等待终有结果,何以一心求死?为了一段不悔的深情。虽说世显于公可暂抛儿女私情,格格冒死替他盗出令箭后,信守承诺如期返回,但于私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也有七情六欲,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选择自己想走的路。明朝有其祖训宗法,长平公主乃帝女花,纵清廷待之以君王之礼,皇上亲自为其赐婚,观之虽是一片美意,但实有藉此拢络天下民心之意,可谓化干戈为玉帛天下一统,至此再无战事,但当清廷取信于民后,难保不会对“前朝遗族”心生戒备;此点世显必亦料得。先帝崇祯自缢后,长平身为皇室,怎能在新朝的宫殿内寄人篱下,成任人摆布的傀儡,殉国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世显对公主一片痴情,为情而死实为解脱,了却生不能同裘之憾事。既然死意甚坚,何以不初始即自戕而待十年?且当是时,闯军入宫复值清兵入关,首当其冲莫过社稷黎民,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虽朱姓世家已亡,但山河百姓犹存,身怀安邦抚民之重任,求死不义不智;不知公主下落,死亦不甘不舍;殆国稍稳,民心渐定,繁华盛世现于前,此时方有权有理殉前朝,爱妻相伴去的安然。生为民,死为情,生国则献谋策,死国则全忠孝,进退分寸细权衡,公义私情两兼备,生有价值,死得其所,此生无憾!

彩凤楼内选驸马,含羞帐外窃偷瞥;
儒雅世显帝女花,含樟合抱生世约。
逆贼造反直逼宫,含泪树下分离别;
江山易帜朝更替,含恨不复昔宫阙。
乱世动荡民实辜,含忧制法阻杀掠;
佞臣气狭妒才貌,含冤受诬幽缧绁。
乾清宫中互诉衷,含情身殉心意决;
十年痴情终不枉,含笑相拥死同穴。

《评说周世显其美德及人格魅力》
此篇文章为2004年本站举办之“乱世不了情.征文比赛”第二名
作者: 叶来香

  在“三花”中,我认为《乱世不了情》中的周世显是最为富有儒家风范的一个人物;既有不同寻常的儿女情长,又对于国家和民众的疾苦深记于心,时时刻刻惦记的都是别人,而从不为自己掉一滴泪。在他的身上,不光看到的是外表的风度翩翩、潇洒倜傥,还可以看到一个温文儒雅、体恤百姓、不忘红颜知己、而又不失刚烈性情的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传奇驸马。
●恨乱臣贼子,疾恶如仇;为忠臣良将,两肋插刀。

  在明末处于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最后时刻,早已是宦官当道,处处笼罩在腥风血雨、人人自危的恐怖之下。世显不顾当时的形势已经是极度危急,搞不好自己也会身陷虎口,依然挺身而出,决心冒险搭救遭大太监刘堪毒计陷害的忠臣大将王谦。其实世显对于自己是否能够被选中驸马而拥有的荣华富贵和至高的地位根本不屑一顾,而正是由于只有被选中驸马才能有机会面见皇上而向他陈述当下的危机四伏的形势这一条路可走,世显才不顾一切的决定尽力争取被公主选中。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在比较国家利益和自己的儿女私情时,当时的世显已经毫不犹豫的把前者放到了第一位。

●遇巧妙试探,从容应对;露儒雅风范,不卑不亢。

  当世显平心静气地第一次走到公主选驸马的彩凤楼前单膝跪下,并且向两位公主行君主大礼之后,长平公主为了试一试世显的才智及胆略而故意发出了好似挑衅般的一番言语。这段对话看起来并不很长,但细细品位却尤为精彩!世显并没有因为长平起初的出言极为不逊而一下子火冒三丈或是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而是面不改色,不慌不忙,有理有据地回应公主,随即让长平隐约体察到自己言行的不妥之处。这一段充分展示了世显的胸怀坦荡,知书达理;与长平辩论时,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却又不失君子仪范的儒雅本性。

●护父皇公主,挺身而出;显铮铮男儿,钢筋烈骨。

  我想世显一生中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在和公主即将完婚之时,突如其来的必须面对起义军攻入皇宫、而公主又将被赐死的事实。但在这时,我们看到世显并没有选择自己趁早伺机奔逃,而是决定留下来做最后的抵抗,以保护崇祯皇帝和长平公主安全离开。不要忘记:世显其实是一个文弱之人,虽有满腹学识,并非一员武将。但在那个时刻,世显依然决定自己单独留下来抵挡如潮水般涌来的起义军,显然,他早已准备做出最后的牺牲,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了自己所爱的人。

●忍流落民间,含辛历苦;观百姓磨难,无私奉献。

  当世显逃出北京城而与众多难民一起逃难时,世显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官宦之家和驸马的身份就鄙视和疏远一般的难民;而是同他们处在一起,走在一起,患难与共,俨然成了一体。当许多难民因为身上没有足够的钱而被贪婪的店老板毫无人性的拒之门外时,也是世显没有丝毫犹豫,献出了身上仅有的值钱玉佩以换取难民一时的休憩场所。

●表真才绝技,雪中送炭;鄙趁人之危,一身正气。

  当看到有不少难民因为连日奔逃而身染疾病时,又是世显拿出了自己以前利用闲暇时间学到的一点治病的针灸医术,而不厌其烦的给每个患病的难民治疗以解除病痛之苦。然而当那个黑心的店老板想要利用自己的医术来向难民暴利敛财时,世显毫不迟疑、极其厌恶的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受强行雇用,身陷王府;瞒真实身份,深藏不露。

  也许我们无法想像和体会世显从一个明朝的堂堂驸马,一下子变成了满清的一个王府当差下人的感觉和心情!但是迫于形势,也是为了留住一点希望,以求日后能够再展才能,更重要的是为了生死不明的长平公主;世显没有彷徨,没有绝望,而是选择了默默的忍受,默默的等待。

●闻公主死讯,悲痛难当;求金批令箭,全为爱恋。

  在剧中可以看到当世显从周朴那里得知有关公主已经逝世的消息以后是何等的悲伤,何等的痛不欲生!那一刻,仿佛可以感觉到世显的心都已经随着这个消息被击碎了!由此可以看出,世显对于公主的爱,早已铭刻在心,他的心和他的爱,俨然已经混为一体!

●许声声誓言,一诺千金;释万千情种,豪情实义。

  世显极其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当婉君格格替他盗取了金批令箭而放他安全出关以后,他完全可以藉此良机而在与长平公主重逢以后不再返回关外。众所周知,世显从头至尾真正爱的人毫无疑问是长平,可是,只因为临别时的一句诺言,只因为如果不按时返回交还金批令箭,婉君格格就要被问罪处斩。世显毅然忍受着被自己深爱的人误解的痛苦,而在二人短暂的相逢以后再度与长平暂时分离。当从剧中看到世显和长平的手在东方楚的催促下慢慢地被迫分开时,该是怎样的一种辛酸与苦楚!

●献妙计良方,满腹经纶;救天下苍生,责无旁贷。

  世显的文采韬略是无庸质疑的。不论是礼仪还是风俗,不论是天文还是地理,不论是朝纲还是民情,也不论是短文还是妙品,世显无事不通,无事不晓。在罗克勤王爷的府中,他简直就成了王爷的万事通,一个永远都离不开的能人!在凭藉自己的能力取得了王爷的信任以后,世显并没有安逸度日,坐享其成。在新朝百废待兴时,奋力地为刚刚夺取了政权的清帝出谋划策,提出许多完善的改革方案和体恤百姓疾苦的意见。他的“十从十不从”谏言,不知使多少无辜的生灵免遭涂炭,从而使得清廷巩固了新生的政权,也使遭受了连年战乱的众多百姓过上了久违的太平日子,真是一人造福于数万民众。

●埋真爱于心,不离不弃;宁无奈逃婚,椎心悲泣。

  自从世显跟随满清入关以后,每逢初一十五,总是不忘翻山越岭,来到长平的假坟前等待公主的出现,从不间断,直到有一天被偷偷跟踪的格格发现。长平的身影早已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中,印在了他的灵魂中,二人早已合为一体。而后又当清廷把格格许配给他时,他却只想到多年不见的长平,而决不贪图荣华和地位,为守住心中和长平在一起的这一片净土,世显毅然决定逃婚。他深深地知道,自己的这个冒险的举动,又将要平添多少误解和危机!但他做了,因为他明白,自己这样做的价值!

●为多方求全,舍弃自己;化种种误解,问心无愧。

  当得知长平公主和清廷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龙脉而欲大动干戈,而后又演变成了水火不容,甚至有可能双方要浴血一战、至死方休时,还是世显及时劝通了皇太后,又不顾个人安危独自到深山里去追赶马上要决一死战的双方;又在见到了公主以后,面对长平的种种猜疑和质问,平心静气地一一应答,从而使长平理解了自己,也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争执,既保护了公主,又帮助长平完成了自己的所有心愿。

●悟人生玄机,生死相随;感世间万象,真情永驻。

  其实世显早已感应到了长平心中所想到的归宿,所以能够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打点好自己的一切后事。在世显看来,他和长平早已是一个整体。早在十年前的大婚之日,二人就像千年含樟古树一样和二为一。正如他自己所说,两人之间,永远有一条无形的带子将二人紧紧缠绕,永不分离。最初长平并不想让世显陪自己一起赴死,但是后来明白了原来根本无法让自己侍奉清廷,充当他人的玩偶,为他人做嫁衣妆;以及感动于世显欲屡行当初含樟树下同生共死的誓言,还有他对自己由衷的理解与超乎寻常的爱恋!所以宁可化作一朵永远的帝女花,也决不作清廷殿旁的一棵宫墙柳。在本剧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剧情即将结束时二人的那两句话:“世上最难觅知音,长平死而无憾;有爱妻相伴,世显去得安然!”最后衷心地希望从剧尾听到的那阵阵鼓乐之声,是从天堂传来,是来迎接二人一同去到天上,到一个只属于他们二人的世外桃园,一个只属于他们二人的仙境!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此篇文章为2004年本站举办之“乱世不了情.征文比赛”第三名
作者: 水西
  落日的余辉洒向没落的紫禁城,宫苑深处,秋风落叶中,一名身着紫色宫装的绝色佳人娉婷而立,静静地凝望着远方,双眸中写满了无限的忧郁与凄凉。心中的长平,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幕。她是一朵尊贵无比的帝女花,也是一枝迎风怒放的傲雪寒梅。

  自长平一出生,生命中便已烙下了“大明”的烙印。天之骄女,长平的父母与其说是崇祯帝

后,不如说是泱泱大明王朝。与她血脉相连的是大明王朝的千秋基业;与她戚戚相关的是朱姓皇室的兴衰荣辱。其实从一开始长平的“归去”就已注定。大明覆灭,王朝结束,属于那个朝代的人也必定会随之而去,更何况长平还是崇祯帝最宠爱的公主。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长平的宿命。万里江山今犹在,千秋家国已成灰。命脉已断,又怎能在新的朝廷中滋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刚烈如长平,又岂会在满清的假仁假意下忍辱偷生?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上天何其残忍,让长平遭遇如此坎坷的命运;上天又何其怜悯,赐给了她一位真心的惜花侣。看遍王孙七宝车后,长平公主选中了左都尉之子——周世显。忘不了他的潇洒,爱情已经开始萌芽,想要有数不清晨曦晚霞,想随他走遍天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从两道目光的第一次相遇,便注定了今生一世的纠缠。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山悲灾劫。十年魂梦,风雨天涯。即便分隔两地,在长平心中,总有那么一丝浓浓的牵挂。国破家亡后,自己终究还不是孤单一人;在这世上还有一个魂牵梦萦的驸马。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国亡了,山河易主,她不再是从前那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平公主。什么都没有了,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这些她都可以不要,那么至少,至少能留给她一颗爱人的真心吧。正是有了这个信念,身受重伤时,长平咬紧牙关,忍受着身心的巨大创伤挺了过来;期盼着上天些许怜悯,能让她们夫妻重逢,共聚天伦。他来了,相聚不到一刻却又毅然绝尘而去,留给长平的只有更加浓烈的思念与不解。尽管知道他回去是为了救人,但世显转身离去的背影终究是在长平的心上划下了一道似深似浅的痕迹。

  最让长平心痛的,我想,不是世显的“变节投降”,也不是他的“献计献策”,而是他的“琵琶别抱”。那次在坟前的不期而遇,喇叭姑的话把长平真正导入了一个更深的泥潭。“他当初舍我而去,不仅仅是为了还金箭,原来……”少经世事的她从未尝过被人背叛的滋味,心口一阵撕裂般的疼痛。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彼此相爱的一对爱侣偏要接受命运的作弄;一次又一次的误会,使长平心中的那道裂痕越来越深。然而挥不去、斩不断的仍是那一抹情丝。爱之深,恨之切;如果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恋,又何来怒火中烧的愤恨?

  如果说前几次的误会让长平心碎、流泪,那么清帝颁下的那道赐婚的圣旨就让长平彻底地心死了!再多的伤害还可以有所期盼,而如今眼看心上人将与另一女子成亲,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既然上天对她如此绝情,又何必作茧自缚?挥剑斩情丝,抛弃的不只是那块一直珍藏多年的玉佩,还有那份沉淀在心中念念不忘的感情。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等到梦醒时分,才发觉原来一切都是虚假。从此长平尘封了自己伤痕累累的心房……

  但误会总归是误会,终有拨云见日的一天。世显的深情终于再次敲开了长平久闭的心门,而此时已是长平背负着国仇家恨,被迫回宫的时候。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十年后的傍晚,遥望夕阳中的紫禁城,百种滋味涌上心头。“每一次的黄昏,紫禁城的黄昏,我就会感到莫名的悲哀!”包含了多少辛酸与无奈,多少失落与惆怅。黄昏的紫禁城笼罩着一层萧条、肃杀之气;昔日的繁华已乘风去,紫禁城一步步没入了更深更暗的黑夜。大明的公主本该在大明覆灭时就香消玉殒,虽然长平侥幸活了下来,但她的灵魂已随之而去了(还记得长平说的那句话吗?“我是一个属于过去的人,昨天埋葬父王的时候,我也一起被埋葬了。我是一个要随着大明而去的公主……”)。余下的这段生命,一半是为了家国,一半是为了世显。如今太子安全释放,父皇得以安葬,她已为大明用尽了最后一丝力量。“采得百花成蜜后,香魂一缕上青天。”而世显,教她如何启齿呢?他的深情尚无以为报,又怎能累他同埋孽网?曾经试探地问过:“世显,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消失了,你怎么样?”世显的回答坚定而执着:“不会,再也不会!你我之间有一条无形的带子把我们紧紧缠住,你也再不会离开我,不会!”其实此时的世显早已洞察了长平的心事,这是对她不悔的承诺,也是对自己心意的一种义无反顾的表白。

  有人说长平自私,只为了寻求自己的解脱,而弃世显于不顾。这点我绝对不同意。其实长平早就看开了生死,在听完智慧师太的那席话后,不是该就此心态清明了吗?为什么还是一直闷闷不乐?一直忧心忡忡?无他,还是为了驸马——周世显。世界上有哪个女子不希望心上人对自己一生痴情,生死相随?而长平宁愿一个人孤单上路,也不要连累驸马。试想一下长平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把世显托付给婉君格格的?表面在微笑,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还难受。天下之大,能做到这点的又有几人?面对世显的款款深情,几次话到嘴边,却吞了回去。她怕,怕世显要为了自己一同殉情,怕因自己而误了世显的一生。爱他,却不想他为自己而死;就是因为替世显想得太多太多了,所以一直到大婚,想对他说的话还是迟迟没有说出口。

  洞房花烛之夜,执手相看含樟树,最终还是世显替长平道出了他们的归宿:夫妻泉台上再设新房,地府阴司里再觅那平阳门巷。这一段乱世儿女情终于在公主驸马的双双殉情中落下了帷幕。他们终没负当年在含樟树下对彼此许下的生死与共的诺言。地老天荒情未了,情凤永远配痴凰;这一生,是知音,是伴侣!长平永远只是世显一人的长平,而世显也终究只是长平一人的驸马。
行文至此,使我想起了这曲钟爱的《点绛唇》:

    梅馨初闻,明珠玉露点绛唇,
    寒霜冬韵,独掬一束春;
    娉婷傲立,天冷云袖稀,
    誓不移,梦犹相思,生死永相随!

  总有一种记忆挥之不去,总有一种深情刻骨铭心。舍生忘死,我的生命在你的生命里继续;毅然殉情,不愿看你孤独离去;大难滔滔,留下我的爱陪你漫漫长夜;面对死亡,爱情感天动地。每当星夜,仰望苍穹,在那千里之外,银河之端,长平和世显正拈花微笑……

最佳流览器 / 解析度:IE 5.5+ / 800*600.网站管理员:jiamin / 文案:老莫. Copyright ©2003-2011 YehT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